明略科技高級副總裁劉靜:真洞察 · 好策略 · 有行動,AI Agent落地正當時 | 中國快消品大會
2025-08-28
作為連接“科技與營銷”的重要力量,明略科技高級副總裁、品牌與市場部負責人劉靜受邀出席大會,發表《真洞察· 好策略 · 有行動,AI Agent從概念照進現實》主題演講,現場分享了明略科技在AI驅動營銷落地的實踐經驗,為快消行業破解“新需求如何匹配新供給”提供了AI視角下的新思路。以下為演講全文:
今天非常榮幸接受新經銷的邀請,和大家一同分享明略科技這兩三年在AI與營銷結合領域的實踐與落地成果。
先簡單介紹一下明略科技。我們是當前中國市場上最大的數據智能應用廠商,2006年由創始人吳明輝先生在北京大學讀研期間創立。早年,大數據分析是我們一直辛勤耕耘的領域。如今,中國市場上95%以上的廣告營銷效果監測都由我們提供大數據技術支持。這一塊是我們的主營業務,核心產品線就是大家熟知的“秒針系統”。目前,我們還是中國覆蓋平臺數量最多的社媒數據分析提供者,并為客戶提供私域運營管理、連鎖店面智能應用解決方案,同時擁有SCRM、數據表單等智能應用產品。
2019年,明略科技有幸與BAT并肩,成為中國科技部認定的“營銷智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”建設者。2018、2020年先后兩次榮獲中國人工智能最高獎項吳文俊獎。在服務客戶方面,我們覆蓋了135家世界500強企業,在中國核心大客戶領域——尤其是廣告監測、社媒數據分析、私域運營管理、連鎖智能店面解決方案等板塊,服務了2000多家核心大客戶,同時為20多萬家中小企業提供營銷與營運智能化解決方案。
這次的大會主題是“新需求、新供給”,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在“新需求、新供給”之下,作為一家數據智能公司,我們觀察到的新視角與新方法。
首先談新視角。2025年年初,DeepSeek到底顛覆了什么?我們認為,DeepSeek真正的顛覆,是讓全球所有企業都擁有了“用AI做好自身業務”的機會。如果沒有DeepSeek,AI領域可能還是海外幾家科技巨頭、少數閉源AI的“專屬領地”。而DeepSeek的兩大核心優勢——開源與低成本,給了明略科技,以及在座每一家快消企業一個機會:利用AI Agent提升效率、顛覆自身商業模式。也正因如此,我們后續基于大模型的所有嘗試,都離不開這個核心視角的轉變:AI不再是“少數人的工具”,而是“所有人的效率伙伴”。
在營銷領域,過去我們做內容策略、內容創作,都是“面向人”——面向目標消費者去設計;今天,我們要構建一個新視角——面向AI的營銷。
大家不妨回想一下,在咨詢出行建議、產品推薦時,現在還有多少人只用傳統搜索引擎?其實不止元寶、豆包這些AI應用,大家常用的百度、小紅書,現在都已經有大模型問答功能。凱捷咨詢《2025消費者行為追蹤報告》顯示:2024年,68%的消費者根據AI推薦完成購買,較前一年增長了16%。中國消費者的應用率在全球領先,72%的中國用戶根據AI的建議輔助購買決策。
再給大家看一組更直觀的數據: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最新數據,目前中國有2.49億人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,占整體人口的17.7%。其中,77.6%的用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進行問答。中國搜索引擎總用戶是8.78億,這意味著大模型問答已經占據了約22%的搜索市場——這波紅利的規模,大家可以想象其可觀程度。
在新的問答場景,消費者行為已經產生了“質的改變”。
舉一個快消品的例子:過去,運動鞋品牌的營銷關鍵詞可能是“防震”“耐磨”“性能優”,現在大模型已經能直接用“問答”來回應,用戶在大模型里的提問變成“腳受傷了,上體育課該選什么鞋?”“3天徒步和9天徒步,對鞋的要求有什么不同?”這種場景化的完整表達。GEO(生成引擎優化)的概念應運而生,并逐漸受到企業的關注。品牌不能再只關注“關鍵詞”,還要注重“問答的完整性”,甚至是“多輪對話的連貫性”。
另一個消費者行為的關鍵變化,叫“零點擊即搜索”。過去用戶看到關鍵詞后會點擊鏈接看詳情;如今,AI直接給出答案,用戶不用點擊鏈接,就能獲取信息。2025年,在美國和歐洲市場,60%的Google用戶搜索后已經不再點擊網站。
今年4月,依托于AI大模型能力和獨有的海量營銷數據優勢,明略率先推出了行業首個“品牌AI認知榜“,為品牌開展面向AI的營銷提供參考。通過持續的觀察,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:在AI搜索場景中,細分領域品牌已經有了“彎道超車”的機會。
比如,在電吹風品類中,“初扉”“徠芬”等新品牌近兩個月在AI認知中表現亮眼,不僅彰顯了出海品牌的強勁實力,更顯現出對AI營銷的快速響應。對于細分領域品牌,做好差異化定位,讓產品在對話中更精準、更生動地傳遞價值,品牌就有機會抓住“首撥紅利”。這也是每一位營銷從業者在“從面向人營銷,到面向AI營銷”的關鍵轉型期最需要關注的課題。
講完新視角,再和大家聊聊“新方法”。前面幾位老師分享得都很好,不管是對組織內部,還是連鎖店面數據的關注,本質上都是在談“數據價值”——只有用可信的數據源,才能解決大模型的“幻覺”問題,讓AI真正落地到業務里。
幻覺分為兩種,一種是“事實性幻覺”,另一種是“推理性幻覺”。“事實性幻覺”,是大模型在沒有事實數據支撐的情況下,靠早期訓練語料給出的答案,大概率不符合實際;“推理性幻覺”相對復雜,指大模型的每一步推理都是“最高概率選擇”,經過一次次最高概率相乘后,最終的幻覺率會變得非常高。如果不解決這兩種幻覺,AI就無法在實際業務落地。
明略科技創始人吳明輝先生曾提出一個核心公式:y = F(x),用以說明“企業的理性決策=強大的模型+準確的數據”的道理。今天我們可以充分相信大模型的技術能力,而企業能做且必須要做的是“把自己的數據用好”。
“事實性幻覺”可以靠“可信的準確數據”解決,而“推理性幻覺”,要靠“AI Agent”來破局。Agent 背后有“具體的代碼和程序”,能把任務分解成步驟,再準確執行每一步。簡單說,就是不讓大模型“瞎想”,讓它按步驟做事。
大家今天來新經銷大會聊AI,最終都是想用AI解決實際業務問題。作為一家深耕垂類大模型與智能體的數據智能公司,今天結合幾個常見的業務場景,我和大家分享下明略的AI實踐:
DeepMiner——全球商業數據智能分析平臺:以出海企業選品場景為例,智能體驅動的分析平臺能實時抓取海外電商平臺的消費者評價,生成分析報告即時反哺,大幅提升效率。企業只要有海外電商平臺的銷量數據,結合自身產品數據,再借助平臺聯網搜索能力,就能完成精準的市場調研和差異化定位。目前,DeepMiner已接入全球 6 大數據源,從早期主要服務出海商家,到現在也接入了國內電商數據,無論選品、定價還是推廣,都能幫企業做好智能決策。
AdEff——全球化廣告測試與優化平臺:去年,明略的超圖多模態大模型成果在全球技術頂會ACMMM獲得了最佳論文獎,在“讓機器模擬人類主觀情感,測試廣告素材效果”上實現開創性突破。基于近20年的數據積累,我們現在可以通過腦電圖、眼動追蹤、情感交互等維度,模擬消費者觀看廣告的反應。過去大品牌要找線下調研公司測試廣告,現在把廣告素材上傳到Adeff,在線上就能拿到快速、準確的反饋,進而優化廣告創意和內容策略。
妙啊——爆款投流素材一站式創作工具:品牌常問如何快速做出有網感的帶貨短視頻,用“妙啊”就能幫上忙。它能快速了解短視頻平臺最火的帶貨短視頻及其內容模式,結合企業產品數據,兩分鐘就能生成符合平臺調性的短視頻。當前基礎大模型在圖片、視頻生成上已經日趨成熟,企業要做的就是把這種能力“放大百倍”用到業務里。
我們歡迎企業多多試用這些AI產品,為業務提效增質。
今天中國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已經改變,無論是內容策略、內容創作,還是結果展示的邏輯,都和過去截然不同。我們倡議企業擁抱AI,充分信任大模型能力,用AI Agent將“大模型能力+準確數據”接入組織內部,讓AI真正成為“提升效率、解決問題”的新工具。明略科技將秉持“通過鏈接數據,打造可信智能,讓企業高效運轉,加速創新”的使命,幫助更多企業在Agentic AI時代把握發展紅利。
我的分享就到這里,再次感謝大家的聆聽!謝謝!
信息填寫